2015年已經過去,我國涉農電子商務也已經走過20年的歷程。當下,農村電商正在經歷一次新的重大變局,這一領域許多方面都將因變而變。
一、農村電商上一次變局
我國農村電商的20年,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,前后各10年。
1995年底,在國家正式啟動“金農工程”的基礎上,我國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的序幕就此拉開。
在隨后的10年中,農村電商開始破冰,艱難前行。那時,人們自然還無法想像今天,無法預知現在一個村鎮就可坐擁幾千網店的盛景。然而,這個變化隨后應運而生,這也是上一次農村電商的變局。上一次變局,改變了農村電商
以下三方面內容:
1動力機制
即從原來主要是政府主導轉變為多元主體驅動;
2業務內容
前10年里,除了一些大宗交易,例如糧食、棉花可以實現在線之外,絕大多數農村、尤其以農民為主體的交易行為,并沒有能夠在線上完成;
3應用效果
前10年,國家連年大量投入,進行農村信息化、電子商務的能力建設,但這些能力被應用的情況并不理想,應用效果差強人意。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商出現后,正是靠它“可交易、可增收”的明顯效果,才讓電商真正在農村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二、上一次變革留下的問題
上一次農村電商的變局,確實留下了一些“問題”。當然,這里的問題是帶引號的,其實主要是階段性的、發展中的問題。
1各自為戰
前10年政府主導、自上而下的農村電子商務依然存在,并一直延續到后10年,延續至今;后10年出現了市場驅動、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。兩種農村電子商務并存,但中間鮮有交集,各自在自己的邏輯框架內、按自己的方式發展。
2無為而治
這主要指的是對后10年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商,政府和平臺基本上是無為而治,靠他們自發產生,野蠻成長。
3范圍不廣
雖然近年,隨著加入者增多,農村電商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,但在這10年較長時間里,基層農村電商,無論可依托的平臺,還是被“點亮”的村鎮都為數不多。
4痛點猶存
就農村整體來看,電商接入、物流、人才、資金等困難仍然嚴重制約其發展,農村電商尤其農產品上行的本地化服務體系仍然十分缺乏,符合農村電商發展所需的市場環境亟待改善。
三、農村電商的新變局
近年,在農村電商的實踐層面,新現象、新變革明顯增多。這些新現象、新變革匯聚著農村電商新變局的力量。
在我看來,2015年,是我國農村電商發展中的又一個應該被歷史所銘記的年份。這一年,農村電商又一次新的變局開始出現!
這一次農村電商的新變局,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表現:
1三支力量同時發力
這三支力量便是政府、電商平臺和地方服務商。這一年,商務部主導的電商進農村示范縣工作強力推進,農業部信息進村入戶也樹立了一批農村電商新標桿,電商扶貧正式啟動并初見成效;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看好農村電商的藍海市場,和政府一道實實在在投入;越來越多的鄉鎮、尤其是在村一級,建起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電商設施,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農村電商帶來的實惠。
2兩類電商開始合流
政府主導自上而下式農村電商和市場驅動的自下而上式農村電商,已經開始合為一體。2015年,農村電商發展動力上最明顯的變化,就是政府與市場主體間的合作機制開始形成。
3覆蓋范圍明顯擴大
2015年,縣域電子商務全面引爆,農村電商開始全面采取“整縣推進”的方式,從而,大大加快了農村電商的覆蓋速度。山西樂村淘是一家新建企業,2014年10月底才開通第一個農村電商站點,經過2015年集中發力,其農村電商業務至今已覆蓋到22個省、516縣、6萬多個村。
4克服農村深層難點
農村電商場景不同,起點較低,加上各地條件差異,難度相當大。讓人高興的是,現在無論是第三方平臺“村級站+縣級中心+支線物流”的農村電商落地模式,還是服務商“園區+平臺+培訓+體系”的合作模式,抑或自營電商“渠道拓展+聚合需求+對接品牌+集中促銷”的交易模式,新變局下的農村電商實踐,都開始瞄準和真正觸及農村電商的深層痛點發力。一年來,不僅國家出臺一系列重磅政策,地方政府也在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,針對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、發展環境和公共服務的需求提供幫助。
總之,針對前述“各自為戰”、“無為而治”、“范圍不廣”、“痛點猶存”等上一次農村電商變局遺留“問題”的新變局已經出現。如果要為它找一個標志,我傾向于選擇將“農村電商市場體系”的建立作為標志。當然,它還只是剛剛開始,建立農村電商市場體系的任務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不過,既然新的變局已經出現,我相信,下一個10年,它必將會讓農村電商的面貌大為改觀。